全民阅读 > > 正文

唐诗之美:佳节必思亲,登临当感怀

2018年10月18日 07:09:37 来源: 北京晚报

全民阅读 书式人生
悦享快乐
全民阅读 书式人生悦享快乐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 010-88050355
网站事务合作 QQ: 462583127
邮箱:nationalreading@news.cn

  曾有这样的说法:唐诗之所以美,因为其多产生于诗人远游的旅途中,正是这份漂泊激荡了诗人的情怀。在外游历之人往往会对特定的日子产生特殊的感受,亦会对特殊环境有着别样的感慨。将此二类归纳,日子无外乎佳节,环境也多是登高。

  佳节必思亲,登临当感怀。佳节和登临大抵是中国诗人们创作的最佳催化剂。但在这之前,却多是波折和辛酸。唐代诗人们因何游历,又为什么登高,心中何所思,身畔又是何人伴?千百年之后,足为后人咀嚼。重阳之际,正好是体会登临抒怀之前那些“苦辣酸甜”的恰当时机。

  邵大震珍贵的高光时刻

  有唐一代,豪侠辈出。

  彼时青年们受到时代鼓舞,往往年少便仗剑去远,游历天涯。高宗年间,河南安阳有个叫邵大震的青年和同时代的年轻人一样,对自己的游历生涯充满期待,于是他出发了。

  666年,少年天才王勃被沛王李贤征召入府,任职王府修撰。当时流行斗鸡,一次,沛王与英王李显斗鸡,互有胜负,好不热闹。仅仅虚龄二十的青年王勃才性大发,旁征博引,作《檄英王鸡》一文,对仗工整华丽,后世甚至传其为骈文经典之一。但这篇才华横溢的文章却招来高宗的愤怒:高宗以为,身为人臣的王勃不但没有讽谏劝阻诸王嬉游斗鸡,反而作文戏谑。除此之外,此文还极有可能离间二王。盛怒之下,高宗下诏将王勃逐出沛王府,这一年是669年。

  王勃也是个有热血有抱负的青年,怀着不平与愤懑收拾行装,王勃前往益州(今四川成都)剑南游历。旅途中,他还登上了葛情山,想到蜀汉丞相诸葛孔明曾经的功绩,更是慨然满怀。心绪难平的王勃只得“赋诗见情”,诚然,少年失志,远游他乡,登临激发了王勃的满怀豪情却发现壮志难酬。唯有写诗才能抒发王勃心中的浓烈情感,写在诗序言中的一句“他乡山水,只令人悲”让今人读来亦能感同身受。

  此前几年,同样为时人所称道的名门之后、青年才俊卢照邻已经就任益州新都都尉。669年,卢照邻因病去官。在离开蜀地之前,卢照邻应邀来到玄武山。玄武山,在今四川中江县,有玄武庙。《九州要记》云:“玄武山一名赤雀山,一名宜君山,山有麈尾入贡。”又《华阳国志》云:“玄武山一名三嵎山,在县东二里,其山六屈三起,出龙骨。”

  邀请卢照邻的人正是同邵大震一起来的王勃。史书中没有详细记载邵大震与王勃是如何相识的,但在这两位耀眼的时代骄子身畔,邵大震更添豪情。豪迈也许是当时人们的共性,经历战乱之后,统一豪迈的盛唐气象感染着生活其间的人。于是,这一年九月初九重阳之日,一行人登上了玄武山,极目远眺,时代豪情加上登临的快感,看看身边已经凭借诗文之能名扬天下的王、卢二人,邵大震竟先于他们赋诗一首,诗题《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诗曰:“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寒雁一向南飞远,游人几度菊花丛。”

  春华总是易谢,秋实一去难返——文人总是伤春悲秋的,但邵大震不同,他的诗中竟然生出几分豪迈来,遥望远空,长风生起,有那鸿雁不畏寒气,迎风而上,且看吾辈少年菊花丛中几度游览。邵大震在这一刻,可称得上精神抖擞了。

  好友作诗,早有诗名的王、卢二人怎甘人后,王勃同题作诗以为唱和,诗曰:“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今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二十八字,却是字字血泪,北方来的鸿雁,终究不属于这南国的苦楚。王勃渴望着北上,渴望再创一番功业。

  同样,卢照邻亦和诗一首,同题,诗曰:“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同王勃一样,卢照邻虽然去官,但少年壮志仍在,他也等待着北上回乡,再上仕途。

  然而,造化太弄人。

  此番聚会之后,王勃果然没有被统治者放弃,获授虢州参军,不久却又获罪而除名。逢其父左迁,王勃前往省亲。路过滕王阁时恰逢盛会,王勃前往赴宴,于席间作《滕王阁诗并序》,《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流芳千古。王勃亦在其中言道“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意在他日奋起。谁知,这千古序文竟成绝唱,王勃在之后的路上溺水而逝,年仅二十九岁。

  卢照邻在与王、邵二人同登玄武山之后因言获罪,又因服食丹药不慎而手脚残废,隐居山中。其才一直不为统治者所重,统治者屡聘贤达唯独没有卢照邻。终于,卢照邻作《五悲文》明志,之后诀别亲属,自投颍水,时年不足五十。

  邵大震则再难觅其踪迹。唯幸,在人生最高光的时刻,陪伴在他身边的是两位名留千古的天纵才子。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王志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