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 > > 正文

《廉洁拐点:世界难题与中国答案》

2017年03月09日 15:35:27 来源: 新华网

全民阅读 书式人生
悦享快乐
全民阅读 书式人生悦享快乐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 010-88050355
网站事务合作 QQ: 462583127
邮箱:nationalreading@news.cn

    [书摘]

  “美国梦”如何在大萧条的“政治重组”中诞生

  因此,国家成长和国家竞争的“超级公开赛”一直在进行,始终未停歇。廉洁拐点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赛末点”、“冠军点”唾手可得,而是一个新起点的开始,说明整个国家和全体国人有了全面提升的自信和底气。这种国家成长、国民成熟的综合效应,在20 世纪首个大国廉洁拐点即美国廉洁拐点积淀的“政治遗产”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众所周知,20 世纪20 年代对绝大多数美国人来说,是生活水准和文明程度大为改善的时期,如全美上高中的学生数在1920—1930 年间翻了一番。在“咆哮的20 年代”(Roaring Twenties),美国以工业批量化生产和盛行于社会的消费主义文化成长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美国家庭形成了度假、观看电影和体育赛事的习惯”。从飞行员查尔斯·林德伯格1927 年独自驾机直飞大西洋的创举到棒球明星贝比·鲁斯、拳击好手杰克·邓普西等体坛明星引发的全民体育潮,再到爵士乐、全彩有声电影、海明威小说和T型车等的逐渐普及,美国进入了“历史上最多彩的年代”。但是,1929—1933 年的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不期而至,一度令“ 黄金20 年代”戛然而止。然而,就在这空前的经济危机之中,“美国梦”被第一次提了出来。1931 年,詹姆斯·特拉斯洛·亚当斯(James Truslow Adams)在其《美利坚史诗》(The Epic of America)及此后数年的《纽约时报》上,提出并诠释了“美国梦”的理念:“无论与生俱来的社会地位如何,‘美国梦’是每一个人对更好、更深刻、更丰富人生的美好愿景。这个梦想一直承载着在经济上飞黄腾达的机遇,但它同样(或者更倾向于)包含着我们打破社会等级或是风俗习惯的不公正限制,将自身能力扩展到极致的机会。”实际上,面对巨大的美国危机,最重要的就是挽手并肩向前走的信心和希望。亚当斯指出,美利坚民族最伟大的成就,并不是成为全世界仰视的标杆,而是在“美国梦”这一真正的民族史诗面临毁灭之时,每一代人都会奋起抗争以拯救它。应当说,这就是美国廉洁拐点所带来的“信心红利”,“经济大萧条与‘二战’后来被证明是一段‘美国梦’硕果累累的时期,因为整个国家都在经济、社会和政治乱象中挣扎,以保持认同感”。b 特别是经过“……根本性的政治重组。20 世纪的那次经济大萧条结束了自由放任主义在政治经济领域的统治地位,使美国过渡到了新时代”。在最艰难的抗争中“保持认同感”并共历“新政”挑战,这一内生动力正是源自老罗斯福时代“重组社会、拯救美国”的努力和行动。这就是廉洁拐点对国家成长、国民成熟的终极意义与核心价值所在。

  之后的“美国故事”,人们基本上都已耳熟能详了:1932年,美国人民明智地选择纽约州州长富兰克林·罗斯福为第32任总统,并且让他连任四届,以“新政重塑了美国政治文化”,“创建了社会福利体系的雏形”。其实,罗斯福的新政应当被称为“新‘新政’”,因为其本质是对美国廉洁拐点时期老罗斯福“反托拉斯新政”的隔空接力和超级传承,其目标都是“缓和资本主义弊端,进而保护而非摧毁资本主义”,他们两人也“都是改革者,而非革命者”。而且,这两位新政缔造者系出同门,还是远房叔侄关系,最终联手导演了“两个罗斯福,一个新美国”的历史正剧。可见,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件事有每一件事的意义。把有意义的人和事联结起来,就是昨天的传奇,今天的故事,明天的历史。正如美国总统杜鲁门所说:“人创造历史,历史不能创造人类。”但不论何人创造历史,也不论如何创造历史,都应当记住一点:

  即便是已经成为“廉洁拐点俱乐部”的一员,也要警惕不进则退,防止得而复失。我们不妨回顾一段奥运逸事。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23岁的美国选手埃蒙斯进入射击男子50米步枪三姿决赛。埃蒙斯在最后一枪之前,领先第二名选手3环之多,几乎已将金牌收入囊中。他只需打出7环就够,这对专业运动员易如反掌。当时,许多记者已写好“埃蒙斯夺金”的新闻稿,只等枪响之后按鼠标发送。但令所有人意外的是,埃蒙斯最后一枪打到了别人的靶上,成绩为0环,将金牌拱手让给中国选手贾占波。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同样是50米步枪三姿决赛,同样是前9枪领先,这一次美国射击名将埃蒙斯拥有3.3环的更大优势,看来必将一雪前耻。然而,历史再度重演,埃蒙斯最后一枪打了4.4环,创下当届奥运会所有射击选手的最低纪录。冠军属于另一名中国选手邱健。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卷土重来的埃蒙斯年过而立,在男子50米步枪三姿决赛最后一枪前,落后第一名5.8环,但领先第三名1.2 环,只要像前9枪那样正常发挥,“拥银望金”并无大碍。然而,这一次他不可思议地重蹈覆辙,只打出大失水准的7.6 环,让几乎到手的银牌“褪色”为铜牌。

  埃蒙斯年少成名,14岁学习射击以来,曾赢得所有世界大赛的冠军、亚军和季军,是位超级大满贯得主。实际上,在2004年最后一枪憾失50米步枪三姿金牌之前,他已勇夺50米卧射金牌。然而,人们记住的似乎只是埃蒙斯连续三届奥运会的“末枪秀”,他也因此被戏称为“9枪之王”、“最后一枪先生”。

  选手竞技残酷如此,国家竞争大同小异。

  当廉洁拐点宛在目前,我们面临同样近在咫尺的“冠军点”、“发枪令”,又将带着怎样的心态、姿态和状态,击发这撼动人心的“关键一枪”呢?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 王志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