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 > > 正文

2米多墙书长卷讲述有趣的中国历史

2019年06月04日 09:01:39 来源: 北京日报

全民阅读 书式人生
悦享快乐
全民阅读 书式人生悦享快乐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 010-88050355
网站事务合作 QQ: 462583127
邮箱:nationalreading@news.cn

  《中国通史》墙书

绿茶 杨早 文

林欣 绘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韩浩月

  现在的儿童与青少年,还喜不喜欢历史?对此我有一定的怀疑,在互联网与智能科技的冲击下,文学都已经开始慢慢退场,历史还会让年轻人产生兴趣吗。在一代代人眼中,历史曾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告诉人们从哪里来,经历过什么,更能提醒人们,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以史为鉴,可以少走弯路、避免悲剧。

  为了让孩子们可以像长辈们那样,出于某种新鲜感或探索欲,继而对历史产生观察与研究的愿望,全世界的学者与教育研究者都在动脑筋,来自剑桥大学历史系的高材生、《泰晤士报》科学版记者劳埃德·克里斯托弗就是其中一位,他发明了“墙书”(Wall Book)。

  所谓墙书,即用长卷的形式,将庞杂、零散的知识点,浓缩整合成一张巨大的思维导图,帮助学习者用图像和时间线的方式,全局进行跨学科思考,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当然,于孩子而言,文图并茂,一目了然,且有游戏感,能调动学习者的参与性,这才是墙书最大的特色。

  这一形式被借鉴到国内,国内知名出版人绿茶与文史学者杨早,便携手推出了一部可以挂在墙上阅读与学习的墙书版《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的版本与呈现形式有不少,而“墙书版”的《中国通史》算是形式与内容的一次大革新了。要把中国800万年的历史,放在一纸2.4米的长卷上,这需要编者付出巨大的工作量与毅力,不但要像地图那样不能出现任何硬伤式的错误,还要禁得起学界严苛的标准要求。另外,在重大历史节点、标志性历史事件与人物的选择与评价上,也要格局开阔、客观公允。 因此,《中国通史》墙书作为一部通识教育读本,对其信息传达的价值进行考量很重要,但对其观点传达的价值进行评断更重要,不能因为面向儿童读者,就忽略了历史读本严肃的内核。越是浅显易懂的语言,就越应该承担起历史教育的重大责任,教会孩子以审慎、求证的态度来面对历史,并从中找寻与自身有关的一切联系,如此,才能将编者的出版理念与读者的教育需求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中国通史》墙书的语言尽力拒绝晦涩难懂,也尽量用极简的表达,来对历史人物与事件进行定义。这样的极简表达,既画龙点睛式地给出了可以让孩子轻松记忆的要点,也给老师或家长留足了“发挥”空间……上下对比,左右参照,共读的每一位,多少都会感受到一些“指点江山”的快意。

  兴亡更替、社会生活、空间地理、世界视角,是《中国通史》墙书构筑的四维史观,读者可以从四个维度中的任何一个切入历史,根据兴趣爱好的不同,选择“进入”历史的不一样的通道。“兴亡更替”偏向于政治,“社会生活”偏向于风土人情,“空间地理”偏向于大江大河、明山秀水,“世界视角”偏向于纵向对比……这其中,“世界视角”是比较有意思的,通过这个视角,可以轻易地找到同一时间线上东西方在发生着什么,比如1763年《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去世;2年后,英国发明家瓦特改良了蒸汽机;10年后,纪晓岚开始编纂《四库全书》;13年后,美国建立。

  历史书除了进入课堂的教科书之外,还可以有更多灵活的方式,进入到读者的视野与精神。比如挂在墙上的《中国通史》,用游戏的态度看,用玩的心态看,先穿越历史表层的那片迷雾与冰冷,等到真正意识到历史的规律,甚至感受到历史的脉搏时,那才是真正喜欢上历史的时刻。

[责任编辑: 王志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