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 > > 正文

《灵与肉》主演孙茜:“踏踏实实创作吧,观众的心亮堂堂”

2018年07月12日 08:53:33 来源: 人民日报

全民阅读 书式人生
悦享快乐
全民阅读 书式人生悦享快乐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 010-88050355
网站事务合作 QQ: 462583127
邮箱:nationalreading@news.cn

 

    图为电视剧《灵与肉》剧照。

  改编自当代文学经典的电视剧能否俘获今天的观众?书写改革开放40年知识分子心灵变迁的作品如何接通当下的精神脉络?当喧闹不止的“大IP、大流量、大制作”逐渐退潮,什么样的作品才是“永不落幕的中国剧场”的品质担当?

  近期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播出完毕的电视剧《灵与肉》,有力回答了上述问题。这部改编自作家张贤亮同名短篇小说的电视剧,在全国网的最高收视率破2.5%,有的剧集超过了同时段的世界杯比赛直播,在视频网站也收获了不少年轻观众的“弹幕”赞赏。在近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的研讨会上,影视评论家、文学评论家和影片主创聚焦该剧热播为电视剧的高品质发展带来诸多启示。

  创作氛围养戏亦养人

  “这部戏能够征服人,首先在于它扬弃了电视剧创作中的浮躁奢华,讲长相不讲表演、讲架子不讲内涵的弊病。”文艺评论家梁鸿鹰评价电视剧《灵与肉》,“吃透了原著,把握了时代”。

  这恰恰是《灵与肉》剧组的创作氛围。郭谝子的扮演者尚铁龙被总编剧杨真鉴称为,“不是演戏而是玩命”。患有高血压的尚铁龙,几乎每天凌晨4点才休息,一大早又来到拍摄现场。年轻演员劝他,他说,年纪大了,每天要把台词背的滚瓜烂熟才能睡踏实。拍完两年了,尚铁龙还会跟杨真鉴探讨剧中的角色。一个老演员为何对这部戏如此上心?尚铁龙说,“剧组的邀请就是信任,只要我不倒下,就要把郭谝子全力塑造好。”

  相互成就,在剧组成为一种创作自觉。女主演孙茜回忆,一到剧组就走进了历史。贺兰山下一个几乎没用到的小学场景,从风沙吹过黑板留下的斑驳粉笔印,到地面上一颗颗小小的石子,都被制片部门精心布置过,甚至七队里的羊圈鸡舍和马厩也都设置得如同真实的生活场景。5个多月的拍摄期,100多位群众演员和主演生活在一起,创作在一起。

  氛围,似乎看不见摸不着,但能否营造一种浓郁和谐、执着追求的创作氛围,直接决定着作品的成败。特别是在市场那只无形大手的左右下,坚持用良好的创作氛围涵养戏剧的品质,难能可贵。

  经典是电视剧创作的源泉

  许灵均的扮演者于小伟戏份最吃重,他的表演赢得专家和观众的认同。在于小伟看来,“一批好演员救不了一个平庸的剧本,但一个好剧本可以大大提升一批演员。”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电视剧《灵与肉》的成功既有原著之功也有改编之力。将原著1.8万字的篇幅,扩充为42集70万字的剧本,杨真鉴的改编依据在于,“小说通过许灵均这样的角色,反映一代知识分子在西北地区扎根奋斗的精神。许灵均也是张贤亮人生的写照,因此,剧本将许灵均与张贤亮的一生进行了有机融合。”

  但改编不是注水也不是乱编,一些不成功的影视改编,常常没有注重原著精神的承续,也没有赋予新作品新的时代内涵。《灵与肉》的改编使这部作品横跨30多年,在伤痕反思和寻根之外,全景式反映了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并最终回答了“生命的意义在何处”这个更为宏大的命题。电视剧的最后,许灵均和姜文明在镇北堡坡上说,“我们的生活虽然谈不上波澜壮阔,但是在大西北在贺兰山,生死离别爱恨情愁男欢女爱也经历过了。我们经历太多的测试,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为什么留恋,又为什么坚守。”这样的追问在当下同样发人深思。

  “剧本从内容到人物塑造再到人物命运,既继承了张贤亮小说的优势和谢晋电影叙事模式的优势,也实现了对二者的补充与超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评价。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原作,以全新的视野审视原作,以丰富的想象进行再创作,被视为电视剧《灵与肉》的改编经验。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胡占凡认为,“让经典回归屏幕,应当成为一种创作常态。大家都苦于没有好剧本,而经典是电视剧创作的源泉,是解决当前电视剧原创资源不足、精品不多的重要渠道。”

  电视剧《灵与肉》还有一些可以提升的地方,但在上半年电视剧整体收视比较平淡的情况下,它的热播给行业带来了信心,也进一步明晰了创作方向。正如孙茜感慨的,“认认真真演戏,踏踏实实创作吧!观众眼睛是雪亮的,观众的心也都亮堂堂的。你的努力,他们全都看得清,他们也全都买账”。

[责任编辑: 刘佳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