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 > > 正文

张艾嘉首部创作笔记《轻描淡写》出版:用静来发声

2016年05月04日 14:53:07 来源: 新华网

全民阅读 书式人生
悦享快乐
全民阅读 书式人生悦享快乐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 010-88050355
网站事务合作 QQ: 462583127
邮箱:nationalreading@news.cn

“用静来发声”张艾嘉创作分享会

  男· 女· 导演

  电影圈一直以来都是男性主导的行业。大众会介绍我是“女导演”,绝不会称徐克是位“男”导演。会在访问时问我“男女导演”之分别,这个问题绝不会在男性导演的访谈中提出。这种现象当然在东方比西方严重。往日我对此问题是嗤之以鼻,近年来我开始觉得“女导演”应该算是一种尊称。原因诸多。

  基本上,导演的生活态度就是自私,要百分之百由他人配合来达成自己的欲望。在工作期间,家庭﹑爱人是隐性的, 但 又不能没有精神安慰和照料生活的伴侣。多数男性导演身边的女人都非常崇拜他的才华,却受苦于他生活上的无知。当然也有极少数的特例。

  反观女性导演,不难发觉﹐,她们要身兼数职,最难逃避的责任一定是家庭,有上一代要照顾的,会考虑不要再有下一代的包袱。有孩子的,必然就要面对选择。遇到愿意一起分担的配偶也必然会有良心地减量工作,不然婚姻的破裂是难免的,所以大多数女导演选择单身或是有一个能懂得理解甚至可以帮助她们的工作伴侣。

  我常用玩笑的口吻说男女导演的分别只是去厕所方便之差,其实它并非玩笑,而是一个天注定的事实,残酷﹑痛苦、完全无法逃避的事实,尤其是未过五十岁的女导演,每个月的那几天在深山野外拍戏时,不敢喝水,苦忍生理上的疼痛是必经之道。

  我没有把创作包括在内,总认为创作偏于个人性格,而非性别。有男导演比女的更为细腻,也有女的比男人更大气。观点、角度﹑手法都因人而异,不局限在男女之分。

  最近拍戏又注意到一不同之处:现场的气氛。呼来喝去,粗口满场飞,不骂人不像是导演。我这才感受到我拍摄的现场有多么的温柔,轻声细语,充满了母性的爱意。不知道这跟我这只巨蟹有关,还是与大男人主义和女人大地之母的本性有区别。无论是哪一种方式,我们最后都善用自己的能力把故事说了出来,所以真的要分男导演﹑女导演吗?

  配乐

  前几年我请过李宗盛做台北电影节的评审。大家聊到电影配乐的状况,都有着同感:真正懂戏剧配乐的人太少了。几乎听来听去都是类似的调性,尤其是小清新格局的文艺片﹐制作成本不高,不可能在音乐上下本钱。每个音乐高手都无法展露才华,也无法培养电影配乐的人才。

  从《心动》开始,我一直和黄韵玲合作。或许是因为第一次认识小玲就是在杨德昌的《海滩的一天》。她虽然不是配乐,但里面的钢琴演奏都出自她的手。杨德昌对下音乐的精准是令人佩服的,从不乱摆或刻意用些煽情的音乐。在八○年代,几乎是大多文艺片都用大量罐头音乐及一定要有主题曲的年代。他完全不理会,非常沉稳地让对白被听到。音效带出环境的氛围,直到节骨眼上才出现能打动你心底的旋律。他这种做法,应该影响了不少当年的电影人。我也是其中之一。

  无法忍受轰炸式的配乐!用得不当会令人连带厌恶这部戏,是一种减分。

  在拍《念念》的初期,一直犹豫着该找谁来做配乐。如何去表现心底深处之情?那种“念”是随着生命的流动,却又强韧隐藏地存在着。谁有这种生活历练和深厚音乐的底子可以传达对的情绪呢?我想到了陈扬老师。

  陈扬在二十多年前为陈坤厚导演配的《结婚》让我久久无法忘记。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怪人”。所谓怪也是因为他不跟随主流,不爱重复自己,独来独往。他从不啰嗦于一些表面的问题。他看了片子就决定接下这份工作。几天之后﹐我们开始了一段很有趣的简讯讨论﹕

  陈扬(陈):这是个个人的感受。你电影要告诉哪些人﹖

  张艾嘉(张):我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大道理要说,只想把我人生跌跌撞撞后悟到的用电影语言和观众对话而已。

  陈:经历是资源材料。你要说明白(调性,氛围)人﹑事、物﹑时间。累积的感受(﹖﹖)

  张:你可能这两天见面聊?还是用我们现在这种对话方式?

  陈:思考……感受。

  (后话:陈扬说他一定要完全进入我的感受)

  张:许多天空的变化。海底水的情绪。一场戏有阳光有乌云甚至突然下起雨。不回避。完全接受。这几个人物就在此状况下去接受自己,把过去放下。并非忘记。过去永远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陈:符号。投射。共鸣。

  张:三个主角在海边出生。像母体内的水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安全感。美人鱼是妈妈渴望的自由。故事很简单,心灵的对话是我希望能做到的共鸣。

  陈:符号是投射的基础,共鸣是投射的结果。妈妈。难产死亡……卖面。(隐喻)是那一个文化阶层(毕竟是人看到的)。

  张:你觉得我是哪个文化阶层的?我导的戏一定脱离不了我……

  陈:中国的台湾的女性。坚定(相信)。宿命。

  张:哈哈……勇敢的。

  陈:心灵需要符号来沟通,而且每个人都不一样。

  张:是的,每个人共鸣点未必一样。

  陈:氛围。感受!

  张:出生如果是喜悦,婴儿为何要哭?

  陈:人间是来历练的。我们都在追求平静的心。

  张:是啊。

  陈:HaHaHa……

  张:所有的纠结都努力在找出口﹐却也不一定找得到。但有时静下来才发现其实有多少神奇在发生;Magicalmoments……

  陈:你是混乱制造者?

  张:怎么会?我是个幸运的人。多少经历,多少神奇时刻让我明白宇宙无限大。

  陈:从一粒沙,看到宇宙。念·念……

  后来我收到陈扬的音乐,完全摆脱了一般配乐的想法。一把大提琴将那含蓄幽深的念念紧扣住了你的心。如此的简单直接,它的动听在于耐听。一次又一次,感受越沉越深。不用多,只要对。

  西方音乐是由宫廷延展出来,表演性质为主,娱乐他人为目的。

  中国音乐是从内写出,为自己的感情抒发而作,和自己及大自然对话。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 王志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