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 > > 正文

“打工作家”王十月推出科幻长篇小说《如果末日无期》

2018年09月14日 15:45:22 来源: 新华网

全民阅读 书式人生
悦享快乐
全民阅读 书式人生悦享快乐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 010-88050355
网站事务合作 QQ: 462583127
邮箱:nationalreading@news.cn

  在《如果末日无期》之前,王十月的名字跟“打工作家”像是同义词,他甚至自创了成功学的一个门派:靠写作上位的打工派。他曾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从事过25份工作,笔下从来不缺少底层小人物的甘苦悲喜。

  但稍有阅历的人就会知道,哪有什么“成功学”?所有的成功,靠的都是天分和勤奋。王十月自然也不例外,老天给了他文艺的才华,让他写作和绘画都自成风格,让他对生活敏感,对生命多情。勤奋给了他勇气,让他敢于撕掉自己的“打工作家”的标签,写“科幻”。而且,出手不凡。

  刘慈欣说,科幻界有一个隐痛,就是专业性有余、文学性不够。所以,他在很多场合都说,如果更多有文学才华的人来写科幻,会提升整个科幻文学的审美含量。

  令人欣喜的是,这几年我们看到了几个纯文学作家的转型。比如写《潜伏》的龙一,去年出版了长篇科幻《地球省》;比如,70后的实力作家王十月。

  《如果末日无期》这是由五个相互关联的故事组成的长篇小说。《子世界》想象生命是一串可以改写的代码,我们生活在计算机的虚拟世界,虚拟又会创造虚拟,于是爱情在中间穿梭,分不清前世今生。《我心永恒》写机器人有了情感,人工智能时代真正来临。《莫比乌斯时间带》写脑联网,蜂巢思维矩阵裁决生活,未来决定今天。《胜利日》写游戏战胜了现实,病毒统治了世界,芯片裸露了真相。《如果末日无期》写人类终于实现了永生的梦想,太阳都变黑了,月亮不再发光,但人还活着,站在末日世界的废墟上……

  每一个故事,都在“未来现实主义”的统照下,散发着神奇、鬼魅和人文的光芒……对科幻而言,想象力、逻辑和人性,缺一不可;对王十月的科幻而言,这三者水乳交融,读起来让人思接千载,脑行万里。

  爱因斯坦说:“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分别只不过有一种幻觉的意义而已,尽管这幻觉很顽强。”王十月,迎着这个幻觉走过去,画出了一道划破天际的闪电。

  在创作谈中,他这样写道:

  2017年,我决定写科幻小说。

  在这之前,我被定义为现实主义作家。我写下的大多数作品,是近三十年来普通打工者的生活。我的长篇小说《无碑》,因此被称为一部“无限接近真相的小说。”另一部描写打工者生活的长篇小说《收脚印的人》被认为是“以反先锋的姿态抵达先锋的境界”,“是70后一代一个重要的发端”。按道理,写打工者的生活,我有着丰富的生活积累,也更容易获得好评。但我还是决心放下这种势头,开始写科幻小说。

  不是心血来潮,是我多年的梦。在2008年写下《无碑》之前,我已经写了一部科幻小说,写到十万字时,因故放下,一放就是十年。

  我出生在长江南岸的湖北荆州,巫鬼文化是荆楚文化的核心。

  我从小就在这种神秘的文化氛转里长大。小时候,经常有人传说谁家母猪生了一头象,某地女人产下一盆青蛙,某人夜行时遇上了鬼。家里孩子夜哭,会请巫师书写“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一念,一觉睡到大天亮”贴在路边。我们认为猫是通灵的,猫死之后,要将其尸体挂在高高的树梢任风吹雨淋日晒,渐渐回归天地。

  荆楚的夏天特别热,在我的童年时,农村还没有通上电,夏夜家家都在稻场上搭了床铺睡觉。满天的星斗,清浅的银河,月亮里的吴刚和捣药的玉兔,后悔偷吃了灵药的嫦娥。经常能看到流星划过天空。

  长辈们说,流星划过,是有人死了。

  流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银河里有多少星星?

  那些星星上也有人类吗?

  有时会看到一团火从天而降,眼见着就落在了离家不远的地方,第二天去寻,什么也寻不着。我的童年的大多数夏夜,就这样睡在星空下。

  然而,除了神话传说,没有人能告诉我,天河中发生了什么。那遥远的星空里究竟有什么。我开始做梦。常年做相同的梦,梦见有一根绳索,从地上伸向无限遥远的天空,我是一只蚂蚁,我的任务是顺着那根绳索朝前爬行,可是每次要么是绳索断了,要么,我没有爬到尽头就醒了。为什么我总是重复做这样的梦?我求助过弗洛伊德,求助过荣格,求助过周公解梦。求助过给我上课的心理学教授。

  无解。或者说,没有让我信服的解。或许我来自遥远的外星。我在梦里,渴望回到故乡的星球?十五岁时,我在一本杂志上,读到两句诗:

  你爱想起我就想起我,就像想起夏夜里的一颗星;

  你爱忘记我就忘记我,就像忘记春天里的一个梦。

  记不清这两句诗是谁写的,诗却记了三十年。

  这两句诗感动了我。在童年的夏夜,我见过无数的星,永恒在天际的,一闪而过的,化着了火把落到了地上的。我想,文学的种子,就在那时种在我的心底。远方的天空是那样美丽而神秘,而我无法触摸,也对她一无所知。

  童年的我,开始了莫明的忧伤,沉默少言。

  1986年,一件事,改变了我。我不记得那个具体的日子了,那个晚上,和往常一样,我和我哥,还有邻居,坐在门前的黑暗中聊天。没有月亮,只有星光。突然间,黑夜变亮了,亮得如同满月,天地间被一层银色的光芒笼罩着。不知是谁先发现了,在西边的天际,有一颗星在变大,变大,越来越大,从一豆星光,变得大如拳头,地上被照得雪亮。所有的人都呆了。村子在沸腾。有老人突然就跪下了,冲着那越变越亮的星磕头,嘴里念念有词。星光持续了足有十分钟,然后渐渐暗淡下去,星星变小了,变小了,一星如豆,然后消逝。老人说,这是玉皇大帝开了南天门,这时下跪许下的愿望都能实现。我那时已经上初中,不信玉皇大帝开南天门之说,更不相信许下的愿为实现。可是,无法解释看到的是什么。哥哥说这是UFO。第二天到学校,许多同学都在谈论那颗星。从那时起,我开始对有关UFO的书着迷,对一切人类未知的现象着迷。那时的乡村,能找到的书十分有限,我一直相信,我在1986年经历的是一起UFO目击事件。我多次对人说起过这次目击。许多许多年后,我读到了《万物简史》,知道了人类有记载的两次肉眼可见的超新星爆炸,其中一起就在1986年。我才知道,我当时看到的不是UFO,而是超新星大爆炸。

  2005年,我在湖北武汉一家公司工作。公司的老板徐工,是中科院武汉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徐工患有尿毒症,做过肾移植手术,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对我们这些下属特别好,像对自己的孩子。他给我讲了许多物理学的知识,也推荐我看在当时比较冷门的有关宇宙的书。我因此知道了宇宙大爆炸,知道了平行宇宙理,当然,最让我着迷的是量子物理对世界的描述。当时的我,对一切未知的事物,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

  成为作家后,我对现实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未知世界的关注。我认为,作家要有勇气、有智慧面对我们这个时代最主要的问题。这些年来,科技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VR,这一切带来的改变,必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主要的问题。

  我听一个从事生物工程的朋友说,人类实现永生,已经不再是不可能的梦想,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身体里将穿行着无数的纳米机器人,它们随时修复人体老去的细胞,清除我们身体里的病毒,人类的寿命,在不久的将来,将延长至一千年、一万年,甚至更久。未来,人类将是人机合一的新物种。当然,纳米机器人植入手术,将是昂贵的手术。我关心的,不是人类是否可以活上一千年、一万年,甚至永生,而是,如果有了这样技术,一定会有大量人付不起这昂贵的手术费。就像今天,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所有益处。那么,谁能永生,谁不能永生,就成了问题。永生人和不能永生的人,将成为两个不同的物种,他们之间,也必然会产生问题。还有,如果真的人类永生,我们将如何面对这漫长无尽的生命?我们真的会快乐吗?人生的终极意义是什么?

  如果末日无期?

  这个问题开始纠缠着我。于是,我计划写下一部书,书名就叫《如果末日无期》。这个问题只是一个抓手,借由问题,我针对当下正在迅速发展的前沿科技,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我们正在面临的,或者即将面临的。我基于中国神话、传说、道家、佛家、量子力学,人择原理,在小说中建立了自己的宇宙模型:沿着莫比乌斯时间带分布的元世界、子世界、〇世界。并由无限多的莫比乌斯时间带,组合成多维的莫比乌斯时间带。我还提出了人类将来进化的终极形态,是脱离肉身,脱离一切外在的束缚,仅以意识存在。并假设所谓宇宙常数,暗能量,实际是就是进化成为了纯意识的人类。我让人物在我的宇宙模型里自由发展,我只是观察者,记录他们的生存。

  我将这部书,称之为“未来现实主义”。

  我不知道这部书是成功还是失败,我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回答我童年面对星空时的疑惑。我不知道人死之后究竟是什么,不清楚在另一重宇宙,或者四维、五维、直至十一维的空间里发生了什么。于现实而言,我的存在,不过是夏夜天际一闪而过的流星。也许,这部书,能让我的生命存在得到延续。许多年后,也许有人会因此而想起我,认为我预言了他们的生活。但是不管人类如何进化,时间如何扭曲,不管是在三维世界,还是十一维的世界,我让小说的结尾,落脚在最朴素的情感,爱。用那两句我喜欢的诗结尾:

  你爱想起我就想起我,就像想起夏夜里的一颗星;

  你爱忘记我就忘记我,就像忘记春天里的一个梦。

[责任编辑: 王志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