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 > > 正文

非虚构只有面向大众时,才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2018年07月06日 09:34:53 来源: 文学报

全民阅读 书式人生
悦享快乐
全民阅读 书式人生悦享快乐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 010-88050355
网站事务合作 QQ: 462583127
邮箱:nationalreading@news.cn

  在上海工艺美术厂四楼,李梓新和他的团队运营着一个孵化普通人写作的非虚构平台——“中国三明治”。当记者抵达时,恰逢团队的每周例会时间,会议主题是“十人十年:汶川地震十周年”,在现场播放的视频正是主题报道的第一篇:一个在地震中脑干受损的少年,梦想成为像周春芽一样的画家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系列的报道者是当年地震的亲历者,此次她历时三个月,用影像和文字记录了十年后那些地震幸存者的点滴生活。而在 “中国三明治”这个平台上,从亲历者到讲述者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与平台倡导 “专注于普通人的非虚构写作孵化”的定位相关。因此“中国三明治”上鲜少名人的故事,绝大多数是普通人的日常。

  “我们孵化多元化背景的年轻人进行写作,构建一个写作生态圈。”创始人李梓新说,“写作是时代的解药,我们在用新的思维,给文字新的引擎。”他相信,除了分享日常,每个人的微小写作都是历史的动人记录。而创立之初,也就是 2011年,“中国三明治”所关注的是三十岁上下的人群,“不论是人生阶段还是时代特征,三十岁上下的人群都陷入到了典型的夹层状态中。他们夹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夹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夹在上司和下属之间,夹在都市与乡村之间,夹在自己与自己的挣扎之间,像极了一只三明治”。当时,李梓新留学回国,他感觉到一种焦灼,而他与同龄人是这种状态最直接的承受者,他觉得有必要做一些事情。“人生就像冲浪,浪来了便迎其而上。”于是“中国三明治”应运而生。

  经过七年的发展,“中国三明治”已从一个纯线上的分享社群转为线上线下互动的平台,工作的重点也随之变为“孵化写作者”。普通人写作的意义是什么?在李梓新看来,非虚构写作分为特稿写作,也就是记者、作家等专业人士从事的工作;另一类则是更具烟火气的“生活写作”,这一类则应该由更多的普通人参与,“国外流行‘memoi r’,不是指到晚年才能写的回忆录,就是一种日常书写。故事存在粒子与分子,所以完全不用觉得自己故事卑微,‘我’的故事也不一定要获得大众的兴趣,在自己范围内的就很有意义,是对生活的一种反刍与诠释。”作为前媒体工作者,李梓新有着多年积攒的新闻触觉,他认为未经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也能成为一名很好的“报道者”,因为在 “写下自己的故事”这个层面上,没有任何一名记者能比他们自己更了解自己的故事。非虚构只有在面向大众时,才会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从创立最初试图去描绘一代人的生活状态,到倡导写作成为生活创新方式,由普通人来讲述世相人心,“中国三明治”所试图做的不仅是写出故事,他们更专注建立与学员间的双向互动,挖掘文字与故事之间更多的可能性。他们发起“每日书”,是一个为期30天的线上写作计划,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人,每个月以某个主题每天写作300字左右,李梓新介绍说会通过奖励机制来鼓励大家坚持写作,这个项目的复报率最高达百分之七十。再如“破茧计划”,完全免费的项目,李梓新在破茧计划的第一本故事合集《破茧 001:你未曾体会过的人生》的序言中写道:“写作的人都懂得,有时写作就如作茧自缚:孤独、困苦,无人理解。在这个喧嚣时代写作如是,对于所谓未成名的写作者更如是,他们都在等待着一次破茧而出。”于是在2015年,他和团队邀请了13位业界导师对16位普通作者进行写作指导,将他们的文章结集出版,并以此来培养专业作者。

  从该计划延伸出来的“少年破茧”则邀请许佳、钱佳楠等8位导师指导20多位少年完成他们人生第一篇长篇非虚构作品。前不久发布的第一篇来自七年级学生梁子惠的《我在公办学校和国际学校做班长》,微信阅读量已超过4万,李梓新说他自己都有点意外,群体组织中儿童的视角与观察可以如此深刻。

  “我以产品思维在运营平台,目前我坚持做小而精致的东西,去影响有限的大众,而在中国,即使有限,这部分人群的数量也很可观。”同其他非虚构写作平台相比,李梓新认为“中国三明治”的优势在于它不是传统意义的媒体,而是一个故事中转站。他直言自己不指望它赚钱,拒绝了多家风投机构,也不着急将“中国三明治”商业化,他享受着与一个个故事相遇时的“小感动”。然而生存必然需要成本,“中国三明治”因此开发了一系列付费写作项目,比如每日书、短故事、写作工作坊等,项目具有的可持续性保证了相对稳定的收入。但线上流量开发会到达瓶颈期,于是他们将目光放到了线下流量的拓展。比如去年举办了“字在生活写作节”,今年和徐汇区图书馆合作打造“真人图书馆”,相信每个人都是一本待阅读的书……

  如今,李梓新和他的团队仍然致力于不断拓展写作和周围万物的关联,孵化写作群体,探索将故事运用于产品设计、城市文化挖掘、空间打造等立体场域,他们希望以一个充满民间气的故事库,传达给大家观察生活的能力,让那些迷茫的人多一些行动力。

[责任编辑: 王志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