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 > > 正文

从文物古迹里,打捞失落的历史

2018年06月23日 10:17:47 来源: 新京报

全民阅读 书式人生
悦享快乐
全民阅读 书式人生悦享快乐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 010-88050355
网站事务合作 QQ: 462583127
邮箱:nationalreading@news.cn

《燕园:文物、古迹与历史》

作者:何晋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年5月

  燕园,指的是现在北京大学校园所在地,因为这里以前是燕京大学,故由此得名。1952年全国大学院系调整,北京大学从北京城内旧址迁到西郊燕园,与燕京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北大。

  因燕大和北大学人辈出,数十年来,讲述燕园的书籍为数众多。如侯任之的《燕园史话》,苏勇、樊竞的《燕园史话》,唐克扬的《从废园到燕园》,舒衡哲的《鸣鹤园》,方拥主编的《藏山蕴海——北大建筑与园林》等。每本著作都在探寻燕园建筑、古迹、文物的历史。

  有人说,北京大学约7000亩土地上的建筑与古迹历史已经被发掘殆尽。当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何晋的《燕园:文物、古迹与历史》出版后,首先让人担心的是,它是否在“炒冷饭”,或者仅仅是将前人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然后推出一个通俗易读的简洁版本。

  不过,打开书本之后,读者的顾虑就可以打消了。研究古迹文物就如同研究历史,对于一个话题,任前辈有多少研究成果,但总是能在细节之处寻找到未贴合的缝隙。

  建筑和文物古迹虽然无法在短期内有较大改变,但与之发生关系的人事却不断更迭,不断有新的记忆叠加其上。如果说此前有关“燕园”的书籍发掘的是历史记忆,那么这本书就可以看成是沟通历史与当下的桥梁。

  该书介绍了北大校园里的“淑春园”、“静园”、“燕南园”、“勺园”、“鸣鹤园”、“镜春园”、“朗润园”、“蔚秀园”、“畅春园”和“承泽园”。如果将这本书的目录与侯仁之的经典作品《燕园史话》作对比,会发现二者从目录上来看大体一样,互有涵盖。不过,何晋关注更多的是园林里那些鲜有人注意的古迹和文物细节。

  比如,北京大学西门的石狮。很多人来北大参观,必然会与西门上悬挂的“北京大学”牌匾合影。对于门口矗立的石狮,往往会一扫而过,毕竟,几乎所有深宅大院的王府门口都有类似的石狮。但是,作者却钩沉了这两尊石狮的前世今生。这两尊石狮原为燕大在1924年花费700银元从民间购得,左雄右雌,石狮的基座是典型的四方束腰须弥座。须弥座的构成又分为“上枋”、“上枭”、“束腰”等七个部分。北大校园内虽然还有不少其他的石狮,但无论大小还是精致程度,都不如这一对。

  除了注重讲述文物细节外,作者更加注意将校园中许多文物建立横向联系。比如,在写三孔圆券石拱桥的时候,作者着重分析了中券的“蚣蝮”设计。“蚣蝮”为传说中龙的九子之一,其余的还有椒图、螭吻、狻猊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装饰中最常见的元素。在北大校园里面,除了“蚣蝮”之外,在其他地方,如西校门的门环上、才斋的房顶上、杭爱碑的石座底部等,也可以看到其他龙之子的形象。这一分析,可以让读者了解到北大校园文物古迹在空间上的联系,从而更加完整地体会到文物古迹的装饰之美。

  众所周知,“燕园”里的很多地方曾是清朝王公贵族的王府,有些则是以前圆明园、皇家园林所在之地。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之后,这些园林焚毁殆尽。不过,劫后余生的很多文物遗迹却仍旧保留在燕园内。其中,有些因为后来者的疏忽,造成了无法改变的差错。

  在淑春园内的校友桥和办公楼之间,有一对气势恢宏的华表。这对华表原来是圆明园安佑宫门外的遗物,华表原有五根,1925年燕大建校的时候,有三根运至燕园。后来,燕园中的一根和另一根,被安置在了今天北海之西国家图书馆分馆门前。令人遗憾的是,当年燕大管理者因为没有仔细甄别华表装饰的细节,导致将成对的两根华表中的一根送了出去。现在,燕园内的两根华表和国家图书馆分馆门前的华表都不是真正“成对”的。

  燕园不同于文物博物馆,除了有北大的学生穿梭其中之外,每天也会迎来为数众多的旅游者。文物的保护就成为现在北大管理者必须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此前,因为保护不善,有些建筑已遭破坏。如未名湖畔的石舫,因为岁月久远,再加上游人驻足和冬季冰冻膨胀,在2009年春节期间突然坍塌;未名湖南岸的慈济寺山门,遭到游客的涂鸦;临湖轩院内的一件汉白玉鱼洗在2008年被盗。

  作为北大校园内的一分子,作者在最后呼吁,校方在维护校园环境与秩序之外,“让燕园的文物古迹免遭盗窃、破坏,也是应该考虑的问题。此外,校方自身在校园的拆除、扩建中,也应有长远眼光,充分考虑到对相关文物、古迹的保护,对历史多一份尊重。”

  □宋晨希

[责任编辑: 王志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