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 > > 正文

邵丽出版新书《挂职笔记》看作家挂职如何书写基层

2018年03月14日 07:40:22 来源: 北京晚报

全民阅读 书式人生
悦享快乐
全民阅读 书式人生悦享快乐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 010-88050355
网站事务合作 QQ: 462583127
邮箱:nationalreading@news.cn

  作家邵丽的新书《挂职笔记》不久前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近日,该书举行读者见面会,作家张楚及作者邵丽与读者分享了《挂职笔记》的创作体会及用女性视角书写乡土文学的看法。

  邵丽,当代著名女作家,生于1965年11月,现任河南省文联主席、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著有《明惠的圣诞》《我的生活质量》《城外的小秋》《第四十圈》等作品,曾获鲁迅文学奖、《十月》文学奖、《人民文学》年度小说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小说选刊》双年奖等。

  邵丽曾在河南省汝南县挂职两年,任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笔记》是她深入基层生活之后的最新创作成果。全书分为上下两辑,在上辑里,叙事者通过挂职副县长的视角,以相对独立和客观的立场来理解人们的生存状态;在下辑里,第一人称开始隐去,文本围绕一系列人物而展开,他们处在不同的城乡关系链条中,有着各自的具体生活。在本书中,邵丽以沉着的笔调,写出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心态,写出了困惑和焦虑,也写出了长存于世的人性光辉。她的写作并不完全借助于故事变化和情节冲突,而是冷静地使用有节制的笔触,写出人性中的曲折和波澜。她以悲悯的情怀写出了中国这个古老农业大国现代化进程中人们内心的煎熬和挣扎,传达了社会转型中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给人们带来的失落感以及身份焦虑,并最终表现了与此相关的生存奋斗和人性尊严。

  作家张楚认为,地域和写作确实有关系。在小镇或小县城发生的故事,其实是一个都市和乡村之间的灰色地带,但它们在如今的中国社会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也最能体现转型时期的社会与人的变化,“阅读《挂职笔记》可以发现,经邵丽之笔,每篇小说里这些所谓的普通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都有对这个世界的完整认识和行事准则、说话方式。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另一方面,有人说,现在通讯这么发达,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书籍、网络来认识外面的世界,但我觉得,无论这个世界发展到什么程度,小镇生活对我观察人性是有好处的。文学像挖井,它不是看你挖得多宽,而是看你挖得多深。”

  谈及自己的挂职经历和书写乡土文学的创作体会,邵丽认为,不管别人觉得当一个作家多么光鲜,很多深谙内情的人却知道他们内心的苦闷和彷徨。其实写作就是一件非常吊诡的事——一个作家要把别人想不到或者想不透的事情想到想透,还得用一种艺术或者文学的方式告诉人家,这纯粹是跟自己过不去。在大多数时候,作家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他(她)生活在现实和虚构之间的边缘地带,而且界限尚不是那么分明。但他(她)又是一个容易冲动的人,稍微觉得超出常识,物理或者人情,他(她)就会放声呐喊,“因为现实,我常常为笔下的人物忧伤万分,那是一种近乎绝望的无力感。也许就是这种绝望逼出了我的决绝,因而使我的作品有了态度。《刘万福案件》里的刘万福,每每想起他来,我总觉得非常惭愧。虽然我把他领到了读者面前,引起千万人的围观,可是那于解决他的问题,改变他的命运,并没有任何裨益。甚至往深处说,即使解决了他的问题,那孙万福、陈万福、张万福们的问题呢?在这片历史层层沉积的土地上,我还是感受到了一种厚重、柔韧而又沉闷的东西。这东西莫可名状,黏糊糊的,又是若即若离的。我知道,从此之后,它们将灌注进我的作品里,成为我思想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 王志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