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 > > 正文

陕西省汉阴县退休老人李传文自办农家书屋甘当“文化使者”

2016年09月20日 10:05:04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全民阅读 书式人生
悦享快乐
全民阅读 书式人生悦享快乐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 010-88050355
网站事务合作 QQ: 462583127
邮箱:nationalreading@news.cn

▲说起农家书屋的未来发展之路,李传文很兴奋。记者 何双摄

    (原标题:义行桑梓,让农家也飘书香——陕西省汉阴县退休老人李传文自办农家书屋甘当“文化使者”)

    2006年,从汉阴县县委党校教师岗位退休的李传文,回到农村老家,花了12万元,翻新了祖屋,圆了他后半辈子的梦——在老家小院里办个“传文书屋”,“给家乡农民传播文化知识”

  10年里,他是村里养殖大户的“农技师”,是饭馆老板的经营管理“顾问”,是残障困难群众的人生“规划者”,是留守儿童们长大后一定要当的好人榜样……他说,“在党校时天天讲‘为人民服务’,退休了更要把这种理念贯彻到底”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强晓玲、何双

  “着急啊,现在是跟生命抢时间、抢速度,要不,再想做就做不成了!争取明年开春就要把它干起来!”指着眼前不大的一片青辣椒地,个头不高、快人快语的李传文,精神很好,说起未来规划,更是斗志昂扬。

  “就在这里,起个三层小楼,一层50平方米,这样,电子阅览室就可以建起来了,那些捐的书也就有地方放啦。”他回头指指紧锁的“书库”——一间老屋的大门,“不能总这么锁着哟,要早一点让大家能够读到更多的书。”

  原计划去年建成的新“馆”,因为之前的手术,花掉了五六万元,“没关系,当务之急就是努力攒钱”。

  有人给他出主意,“您现在是咱汉阴县、陕西省的名人了,申请一笔专项资金不行吗?”

  “‘套毛子’的事咱不能干,那不是咱的品行。”“套毛子”指“套现”,是汉阴土话,李传文摆摆手,补充着,“真要国家搞,规划审批慢得很。我这儿自己的事,资金到位,说干就干起来。”

  李传文心心念念要“干起来”的是“传文书屋”的“二期”工程。

  2006年,从汉阴县县委党校教师岗位退休的李传文,回到农村老家汉阴县城关镇五一村,花了12万元,翻新了祖屋。那是他半辈子的积蓄,也圆了他后半辈子的梦,在老家小院里办个农村书屋,“要给家乡农民传播文化知识”。

  10年里,他是村里养殖大户的“农技师”,是饭馆老板的经营管理“顾问”,是残障困难群众的人生“规划者”,是留守儿童们长大后一定要当的好人榜样……他说,“在党校时天天讲‘为人民服务’,退休了更要把这种理念贯彻到底。”

  如今,10年前翻盖的老屋被不同样式的书架填满,荣誉证书挂满墙,“这些对我来说都不重要。”一件普通的老头衫,卷着裤管,刚刚忙着整理图书的李传文已经70岁了,捋着稀松泛白的头发,手腕上两大串沉甸甸的捐赠书柜的钥匙,让他的左手不自觉地使着劲儿,“这么多年,国家给农村送了不少书,但是书现在又在哪里?怎样防止重蹈覆辙,让农民在家门口把书读得好,读得多,读得美,读得扎实,观念更新得快。怎样把‘书屋’作为文化基地,在‘书屋’内外用知识去帮助更多的农民。怎样建立一套完整的机制,把‘书屋’传承发展下去,探索一条农家书屋长期科学的发展道路,这是当下最紧迫的。”

“农村的穷根子,不只是缺钱,是缺智慧”

  临近晌午,烈日下的五一村安静得像要睡去,没完没了的蝉鸣伴着孩子们阵阵的读书声,从村部旁的小屋里传出,一阵凉风,顿时清爽了不少……小屋的门头上,“传文书屋”几个大字简单古朴。一旁的墙上,“农家书屋”“职工书屋”两块不大的牌匾闪着金光。

  不大的阅览区里,12张桌子拼成的书案占去了大半空间,这曾是李传文儿时的堂屋。这些桌椅板凳是10年前翻修时,从祖屋上卸下的老椽做成的。房间四周的书柜上标贴着图书捐赠人的姓名,墙上除了中国地图、世界地图,一些书画作品,还有一张“不多见”已经泛黄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挂图。

  往里走是小厢房,一色木质书架都是10年前定做的,4000多册藏书也是10年前李传文从家里搬来的。老式的箩柜上摆着一些奖杯、锦旗,一台老式的电影放映机,书架顶上的大头娃娃、锣鼓家什以及一些文娱装备,都是李传文自己添置或是接受的捐赠,“我们有一个24人的文艺表演队,农闲时会组织大家开展活动。”

  “这些是全国总工会捐赠的2000册图书,都是非常优秀的读物。”连接堂屋的另一处小厢房里,仍旧被书柜和图书填满,每一个书柜上都张贴着编目分类以及捐赠单位。窗下,一张老式写字台上,一本图书借阅登记册写满了书名、数目。“我这里手续简单,登记下姓名、电话、身份证号码,图书你就拿走。”李传文呵呵地笑着。

  墙角、桌边,一些没有拆封的包裹码放整齐,“县环保局局长还来捐过书,纪检委也捐了498册,这些是安康技工学校捐的。”如今,在汉阴县图书馆的号召下,捐书的人越来越多,“传文书屋”的藏书量已达2万余册。

  “五一村有山有川、交通‘便利’条件好。可是,这么多年村民为什么不富裕?农村的穷根子,不只是缺钱,是缺智慧。”当过农民,做过村副支书,进修上学后,当了半辈子党校教师,农村的发展问题李传文看得清楚。

  2006年翻建老屋,2007年7月开门迎客,“传文书屋”被他定位为一所集阅览、藏书、培训、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农村民间文化传播场所。写上自己的名字,他说是“自励”,“努力办好,决不言弃。”有人议论,书屋位置好,办成“农家乐”是赚大钱的宝地。李传文解释,“前门开到大路上,方便群众。后门开到村部里,可以整合资源。”

  每周二、四、六,给读者导读、解读和现场服务;一、三、五走村入户,送书上门,组织读书小组,提供科技、文化服务;星期日,整理图书,开展读书会、培训会、娱乐活动……

  阅览区里凉爽安静,两个低年级的小学生做着暑假作业,几个大孩子在认真读书。李传文用眼神示意了一个少年的背影,悄悄地说道,“那个孩子是外婆带着的,父母在外打工又离了婚。我就总叫他到书屋来,让他做小小管理员。这才几年,他不仅胆子大了,视野开阔了,还在学校当了班长。”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王志艳 ]